“号角响起,冲锋在前。”在南京溧水这片流淌着红色血脉的土地上,“金号角”志愿服务队在嘹亮的号角声中,持续谱写着新时代退役军人的忠诚与担当。爱心传递三十余载,在电力保障的战场,在服务民生的前沿,他们生动诠释着“脱下军装仍是兵”的永恒本色,志愿服务阵地获评江苏省戎耀之家,用退役军人的新担当新作为,赢得了“全社会尊重”。
号角就是命令!
电闪雷鸣,狂风大作,暴雨滂沱……2025-08-04晚9时左右,“贝碧嘉”超强台风伴着强雷暴大雨、冰雹突袭,全溧水大部分镇区发生大树、电线杆倒塌,情况十分危急。此时,服务队的队员们,有的已踏上旅途,有的买好了机票、火车票准备外出,突如其来的天灾让队员们措手不及。“号角就是命令!”看到微信群里“金号角”志愿服务队队长陈庆龙的消息,队员们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往公司赶。分组现场勘察,准备设备材料,展开作业抢修,全员投入战斗!
曾经的战士,如今的“电力卫士”,退役却毫不褪色,每一次抢险,“金号角”志愿服务队都冲在一线。他们用行动诠释着使命担当,让人们一次次看到“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”。

民心靠我们一颗颗凝聚!
“民心就是力量,民心靠我们一颗颗去凝聚。”“金号角”志愿服务队始终用行动为此言做诠释。
他是“中国好人”毛岸生。战友去世,他主动在2位老母亲膝下“尽孝”。“这么大老远的,就不要这么辛苦经常地跑来看我了。”面对十多年前因患肝癌去世战友左文礼老母亲善意的唠叨,毛岸生知道,那是老人家心疼他,“您年纪大了,又一个人生活,常过来看看您,我心里才踏实。”去世战友唐其成的妈妈已经八十多岁了,独自生活的她一段时间看不到毛岸生,就会和邻里打听和唠叨着,在她眼里,毛岸生就像自己的儿子一样。除了逢年过节前去探望,平时一有时间,毛岸生都会抽空去老人家里,与老人聊聊家常、帮助干些家务和置办些生活用品,让老人有了心灵的寄托。

他叫张斌,今年53岁,是溧水区供电公司台区经理。他用三十年时光,在纵横交错的电网间编织出一张温暖的大网,让孤寡老人们感受到胜似亲情的温暖。
张斌的工具包里永远装着两套工具:一套是验电笔、绝缘胶带这样的专业器具,另一套是螺丝刀、小扳手等生活工具。他巡查线路时总会多问一句:“家里电器都好用吗?”久而久之,村民们遇到插座漏电、线路老化等问题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个“万能”张师傅。去年汛期,他冒雨蹚过齐膝深的积水,及时切断了王大爷家泡水的电闸,避免了一场火灾事故。去年除夕,他放弃团圆饭,带着春联窗花陪老人们守岁,在灯火通明的屋檐下,老人们布满皱纹的笑脸比烟花更灿烂。他不仅是保障光明的“电力卫士”,更是用真情焐热孤寂心灵的“电保姆儿子”。

扛起央企责任担当!
回望来路,35年前,一位普通电力职工在微光中悄然开启爱心捐赠的涓涓细流,从一人坚守到万众同行,心系社会民生,勇担央企责任,志愿服务队不仅送去助学金、学习用品,更化身“电力老师”,将安全用电知识融入趣味课堂。他们长期结对帮扶困境学子,累计帮扶80余人,用知识之光驱散阴霾,照亮前程。

“金号角”志愿服务队主动走进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,开展“一路阳光伴成长”系列爱心活动。依托专业优势,进行安全用电检查,精心准备“安全用电知识小课堂”,传授了日常生活用电安全知识。志愿服务队代表公司向学校及学生捐赠了学习文具,用实际行动架起爱的桥梁。

“金号角”志愿服务队以退役军人为先锋,按照“年度有规划、季度有计划、月度有行动”,组织志愿服务者进行安全宣传等服务,开展“电力护航+四季服务”专项行动,排查乡村线路隐患。以过硬的技术、严谨的作风和热忱的服务,为居民筑起一道安全用电的坚固“防线”,助力溧水地区春耕春种和区域经济发展,用实际行动践行“为人民服务”的铮铮誓言。

“新时代新征程,退役军人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。”“金号角”志愿服务队用行动告诉我们:永葆军人本色,牢记使命担当,一定能永远无愧于“全社会尊重的人”。